中国近代史纲要第一章试题答案
1、判断题1.18世纪中期,英国已完成了工业革命,急于开辟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在世界各地掠夺殖民地。选择一项:对错反馈19世纪中期正确的答案是“错”。2.马戛尔尼访华礼仪之争反映了东西方刚刚接触的两个大国文化背景的差异,反映了东方式的与西方式的国际关系体系的矛盾与冲突。
2、简述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包括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这两对主要矛盾及其斗争贯穿整个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始终,并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变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3、.19世纪末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B)成为殖民主义剥削的重要形式,并出现瓜分世界的狂潮。A、商品输出B、资本输出C、贩卖奴隶D、掠夺土地 4.鸦片战争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A)。
4、版中国近代史纲要课后习题答案及期末复习资料 第一章 课后习题答案 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主要基于以下四个方面的变化:社会性质的根本性变化:鸦片战争后,中国由一个落后封闭但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5、第一章资本-帝国主义侵略给中国带来了什么?第一, 西方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造成中国近代的贫穷与落后。近代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发动一系列侵略战争,迫使中国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大片领土,操纵了中国的主要经济命脉;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
求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及答案10-11年的
1、以下是根据提供的图片信息整理出的《中国近代史纲要》课后习题答案:第一题答案:简述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包括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这两对主要矛盾及其斗争贯穿整个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始终,并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变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2、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主要的是进行军事侵略。清政府与美国侵略者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望夏条约。1860年洗劫和烧毁圆明园的侵略军是英法联军。1近代中国,曾统治台湾半个世纪的国家是日本。
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上编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原因有四: 第一,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一个落后封闭但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4、中国近代史的时间:1840(鸦片战争)---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2 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革命任务:反帝反封 4革命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5先后经过了地主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的探索救国活动。还有农民阶级的救国活动。
5、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题 课程代码:03708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6、C、1789年法国大革命 D、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 3.19世纪末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B)成为殖民主义剥削的重要形式,并出现瓜分世界的狂潮。A、商品输出B、资本输出C、贩卖奴隶D、掠夺土地 4.鸦片战争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
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是()
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对英国侵略者造成了沉重打击,极大地激发了中国人民与西方列强抗争的勇气,这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因此,正确答案为D。
【答案】 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这场斗争发生在1841年5月,广州三元里的人民起义,勇敢地抵抗了英国侵略者。因此,正确答案是B。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在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进行过一系列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本题要求选出“第一次”,因此,正确答案是B。
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是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三元里抗英斗争是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表现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抵御外敌的爱国精神。
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
选择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的基本特征是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中国封建社会宗法等级制度的核心是宗族家长制。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思想体系的核心是儒家思想。、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鸦片战争前夕,影响近代中国的政治因素最主要的是封建制度已经衰落。
正确,大量珍贵文献在战争中被摧毁。1 正确,《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1 错误,八国联军并未提出所有谈判原则。1 正确,每个中国人需缴纳“罚金”1两白银。1 正确,日俄战争主要在中国东北进行。1 正确,条约规定日俄权益转让。
答案:A(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解析: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是认识近代中国一切社会问题和革命问题的最基本的依据。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答案:D(《南京条约》)解析:《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判断题1.18世纪中期,英国已完成了工业革命,急于开辟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在世界各地掠夺殖民地。选择一项:对错反馈19世纪中期正确的答案是“错”。2.马戛尔尼访华礼仪之争反映了东西方刚刚接触的两个大国文化背景的差异,反映了东方式的与西方式的国际关系体系的矛盾与冲突。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题 课程代码:03708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孙中山三民主义学说的主要内容。41924年至1927年国民革命的历史意义。4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经过土地改革运动出现的新面貌。4毛泽东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理论贡献的主要方面。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稳步推进的主要表现。
中国近代史纲要2010年10月自考试题
年,帝国主义国家为了镇压义和团起义,维护在中国的利益,发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
真题剖析:以重复率为核心抓手选择题复习策略高频重复章节:第5章为重点,其中第10章(现代史部分)和第11章选择题占比最高,需优先掌握。例如,2015-2019年真题中,第10章选择题重复率达14%,第11章因涉及现代重大决策,最后5题常集中于此。
爆发的直接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性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主力变化:1919年6月3日后,由学生转为工人。意义:是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是一场真正的群众性的革命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自考《03708中国近代史纲要》的难度如何?在自考中,《03708中国近代史纲要》不算难。整体而言,相对于理工科,文科类科目相对容易。 为什么自考的通过率不高?自考主要是面向社会考生的,由于他们的时间和学习氛围的限制,导致自考的总体通过率不是很高。
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及答案(全套)(超级强悍)
选择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的基本特征是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中国封建社会宗法等级制度的核心是宗族家长制。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思想体系的核心是儒家思想。、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鸦片战争前夕,影响近代中国的政治因素最主要的是封建制度已经衰落。
以下是根据提供的图片信息整理出的《中国近代史纲要》课后习题答案:第一题答案:简述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包括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这两对主要矛盾及其斗争贯穿整个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始终,并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变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了解近代中国从封建社会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变的过程及其影响。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掌握列强对中国的军事侵略、政治控制、经济掠夺和文化渗透的具体表现及其后果。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了解中国人民在不同历史时期进行的反侵略斗争及其意义。
第一,近代中国人民进行的反侵略战争,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华的野心,粉碎了他们瓜分中国和把中国变成完全殖民地的图谋。第二,近代中国人民进行的反侵略战争,教育了中国人民,振奋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鼓舞了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志,大大提高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觉醒意识。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题课程代码:03708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答案:A(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解析: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标志着世界开始进入资本主义时代。中国进入近代社会的标志性事件是( )答案:C(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解析: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判断题1.18世纪中期,英国已完成了工业革命,急于开辟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在世界各地掠夺殖民地。选择一项:对错反馈19世纪中期正确的答案是“错”。2.马戛尔尼访华礼仪之争反映了东西方刚刚接触的两个大国文化背景的差异,反映了东方式的与西方式的国际关系体系的矛盾与冲突。2、简述近代中国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