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选修4问题求解答。要分析。
1、体积不变充入惰性气体,虽然总压强增大,但单位体积内的活化分子数不变,化学反应速率不变,平衡不移动,CO的转化率不变。C错误 增加CO浓度,平衡向正向移动,但CO的转化率反而减小(转化率为转化量与投入量的比值,虽然转化量增加,但投入量增加的比例要不转化量大得多)D错误 分离出二甲醚,使得生成物的浓度减小,平衡向正向移动,CO的转化率增大。
2、加入0.02mol·L-1的H2O(气),平衡正向移动。走极端。当CO完全反应时,H2=0.01mol/L,又因为初始浓度为0.01mol·L-1时,H2平衡浓度为0.005mol·L-1,所以H2的浓度介于0.005与0.01之间。
3、化学反应过程中所释放或吸收的能量,叫做反应热,在恒压条件下,它等于反应前后物质的焓变,符号是ΔH,单位是kJ/mol。例如1 mol H2 (g)燃烧,生成1 mol H2O(g),其反应热ΔH=-248 kJ/mol。 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反应物分子中化学键断裂,形成新的化学键,重新组合成生成物的分子。
4、这个问题一定要弄清楚,说简单点。只要升高温度,只要增大压强,只要增大浓度(管他反应物还是生成物,固体和液体除外),反应速率都增大,不分正逆。同3 D。没有可比性。影响速率的主要原因是内因,也就是物质自身的性质。
5、解:(1)根据化学方程式可以计算出平衡时:N2浓度为0.4mol/L,H2浓度为0.2mol/L,NH3浓度为0.2mol/L。
【化学反应原理(选修4)】(1)NaHCO3和Na2CO3可用于面食制作和油污清洗...
1、制作馒头的化学原理制作馒头的化学原理为:碳酸氢钠与面中的酸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制作馒头,在和面的时候需要放适量的碳酸氢钠,碳酸氢钠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这样馒头才变得松软可口。如果想了解更多与之相关的内容,可以继续往下阅读。
2、在用途方面,食用碱可以用作食物添加剂,还可以消除污垢。而小苏打是可以用来去除容器,冰箱里的异味。从化学方面上讲,食用碱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钠,食用小苏打的成份是碳酸氢钠。所以两者的区别还是很大的。
3、食用碱为纯碱(碳酸钠),化学式Na2CO3。 它是纯碱与小苏打(碳酸氢钠)(化学式NaHCO3)的混合物,小苏打是由纯碱的溶液或结晶吸收二氧化碳之后的制成品。 食用碱受热易分解。在潮湿空气中缓慢分解。约在50℃开始反应生成CO,在100℃ 全部变为碳酸钠。 所以,从本质上,它们就非常不同。
4、碳酸钠 [497-19-8]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分子式为Na2CO3,分子量1099 。化学品的纯度多在95%以上(质量分数),又叫纯碱,但分类属于盐,不属于碱。国际贸易中又名苏打或碱灰。它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工原料,主要用于平板玻璃、玻璃制品和陶瓷釉的生产。
求解,高中化学选修四,第八题
高二化学选修四课件一:《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选自高中化学选修4第一章第三节。新课标对本节内容的要求是:“能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建议课时:1课时。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是必修2和选修4前两节知识的延续与提升,该部分的重点是盖斯定律的相关知识。
化学平衡(一)定义:化学平衡状态:一定条件下,当一个可逆反应进行到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时,更组成成分浓度不再改变,达到表面上静止的一种“平衡”,这就是这个反应所能达到的限度即化学平衡状态。
第三四章。这两张学的都是金属非金属的理化性质,你从第三章开始,一节一节往后自学,学完一节,总结该物质的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化学方程式。以后每一节都这样。最好配一本辅导资料书(知识点很详细,还有练习题做)每一天抽点时间写写化学方程式,这是一个熟能生巧的过程,不能急,慢慢来。
③甲乙都选,那么就应该从剩下八个中再选出2个,即C8 。。因此答案就是C8 3+C8 3+C8 2=140。第二种:考虑甲乙至少有一人参加的反面,就是甲乙都没有参加,即C8 所以,C10 4-C8 4=140.这道题也是把它分为两个条件来看。
记录不会做的题与错题首先,我们可以去找一个本子,专门记录自己不会的,以备平时重点复习和考试前强化记忆。还有一个就是错题本,我觉得任何一门学科,都应该要有自己的错题本,因为错题本真的很重要,正所谓:“考场一分钟,平时十年功!”“处处留心皆学问。”“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信息技术:青岛版第四册;化学:鲁教版初三现行教材。



1、体积不变充入惰性气体,虽然总压强增大,但单位体积内的活化分子数不变,化学反应速率不变,平衡不移动,CO的转化率不变。C错误 增加CO浓度,平衡向正向移动,但CO的转化率反而减小(转化率为转化量与投入量的比值,虽然转化量增加,但投入量增加的比例要不转化量大得多)D错误 分离出二甲醚